非常重要的實修觀念

清凉月

· 正知正見,實證利益--入定明心

為什麼開悟一定要有定力的基礎?

真正的開悟,必須在“靜定”那個階段,也就是欲界定,因為這個地方具有“靜”的特徵,也具有“定”的特徵。因為有靜,所以容易被打破,因為這個地方你是住於我執的,所以打破的也是我執。 如果你沒有一絲一毫的定力,你是註定也不可能開悟的。證入欲界定達到身空,才能真正不使用身體關閉六根,我們只要還在使用身體,哪怕還有一絲一毫身體的感覺,那就是”處在意的相續性狀態,意的相續狀態只有動和靜二種境界。當動的境界被打破的時候,你馬上進入一種靜的境界。比如說,你現在住於意的相續性,慢慢的你處於走神,一個突然的因素,比如一條狗一下子撲了過來,或者突然的受到驚嚇,你一下子就愣住了。愣在那裡,對什麼也清清楚楚的,但是不知道怎麼反應。那麼這個就是由動進入一瞬間的靜的境界,當我們從那種靜的境界出來之後,你才會感到心慌、心跳。那麼這就是由靜開始回歸到動,也就是說在意的相續性只有動和靜兩種境界

現在是住於“我所執”的靜境界,打破的也是我所執的:靜的境界,那是絲毫不能開悟的。�在有很多的人一直在犯這樣的問題,而且把它當作一種究竟的方法,在向大家宣傳,但這個是根本錯誤的。談這一點大家應該從理論上明白,錯在哪裡,問題在哪裡。

就是要注意一點就是真正開悟的境界,一定是在靜定那個狀態,既有靜的特徵,又有定的特徵。而且是在觀心駐於我執,駐於觀察者自身,而不是駐於我所執,駐于思維內容.那麼過去的人,因為定功特別的強,會一瞬間就入禪定的,他會跳躍性的跳過那個靜定的階段,這種情況,只能等他從禪定中退失後,在生活中保持心一境性的境界時,才能通過外緣的打破而回歸如來藏。比如打破茶杯.聽到驢叫等因緣開悟.